中級第八課
因人而異
Aisa Languages


   大衛在中國學了一個成語,叫“因人而異”。意思是說,有些人在和別人打交道時
,會根據對方的外表、身份、背景以及其他因素來決定自己的處理方式和態度。用這句成
語來形容大衛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事情,真是再恰當不過了。比如說,有好幾次大衛
和他的一個華裔美國同學到街上去逛商店,售貨小姐看見大衛總是客客氣氣的,說話速度
也放得很慢,因為大衛是白種人,一眼就能看出來是老外。可是輪到那個同學就不一樣了
。雖然兩個美國學生的背景很相似,生在美國,長在美國,吃的是比薩餅,聽的是爵士樂
,日常會話全用英語,但是因為那個華裔同學長的是一張中國人的臉,他從來不被當作外
賓看待,他們跟他說話全都用正常語速,有時幾乎一句都聽不懂。而且,大城市裏的售貨
員服務態度很差,動不動就給人臉色看。大衛的華裔同學常常不得不打斷他們,說明他是
美國人,他們才會變得稍微客氣一點。不過在其他場合下,他的中國臉孔也給了他一些優
勢。比如說,交朋友交得比較快,他告訴大衛他的中國朋友跟他說話不像和白人交談那樣
小心翼翼的,因為他的外表使他們有一種認同感。這真是有得必有失啊。


  “因人而異”的另一面就關係到人的穿著打扮。大衛發現人們對老外的穿著和消費另
有一種尺度。在普通中國人的潛意識裏,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,肯定都很有錢。所以當
大衛保持著在美國校園裏的習慣,平時只穿很簡單的T恤衫和洗得發白的牛仔褲時,人們 
會覺得很奇怪,因為大衛穿的衣服不僅舊,而且沒有“牌子”。在大商廈裏和小攤上逛的
時候,外國人會碰上中國顧客不會碰上的麻煩。一旦攤主知道了大衛是美國人,他們出的
價錢會比往常高一些,有時還會高很多,大概他們覺得大衛是從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
國家來的,口袋裏有的是美元。大衛用學的中文跟他們討價還價,還會惹他們不高興,嫌
他太小氣。後來大衛就拉上他的中國同學去買東西,讓他們幫著砍價。他也遇到很多又講
道理又和氣的攤販。他們不僅不多收大衛的錢,還幫他挑質量好的商品。



  

 

短文  |  詞匯  |  句型  | 

Rutgers NB